《诺门罕1939-改变二战走向的战役》讲述了苏联和日本在诺门罕之战的前前后后,主要是日本进攻,苏联防守的过程。书中详细讲述了日本发动诺门罕战役过程中,根植在日本军队骨子里的以下犯上,就如9.18事变一样,都是下级佐官在最不受上级管束的参谋部支持下发动的战役,最终的结果当然是日本战败,苏联获胜。特别是后来威震世界的朱可夫元帅,在诺门罕战役初露锋芒,并通过诺门罕战役系统地验证了他的机械化作战理论,为后来与德国的坦克大战奠定了作战的基础和信心。
诺门罕战役,就像亚马逊热带雨林里的蝴蝶煽动了翅膀一样,直接影响了二战的走向。日本对于扩张的野心,一直有向北和向南派别之争,向北的认为,配合德国南北夹击,快速击败苏联,和德国会师后,就可以基本奠定二战的结局;向南的则认为,日本应该快速夺取东南亚,南亚的英,法,荷等欧洲国家的殖民地和澳大利亚,新西兰,从而既能获得足够的资源来支撑自己的战略目标的达成,同时又能配合轴心国打击欧洲的对手,还能震慑坐山观虎斗的美国。
诺门罕战役的失败,让日本不得不走上南下的路线,从而过早地和英法荷等国家开始了对抗,并引起了美国的戒心,逐渐减少并断绝了对日本战争资源的贸易,并开始了对中国三心二意的抗战支持,直到珍珠港事件爆发后,美国才真正地开始了对中国全心全意的支持,让日本不得不越来越多把军队派遣到中国战场,从而起到了在中国牵制日本的作用。
诺门罕的胜利,让苏联不再担心东线战场的日本,进而不再对中国战场提供任何支援,可以把大量军队,特别是机械化部队从东线抽身,调往西线,和德国死扛,从而保证了最后的起死回生,痛击了德国的东线部队,为扭转整个战局起到了很大的作用。
诺门罕战役,也是美国接力苏联支持中国的开始,诺门罕战役前,苏联为了牵制日本,为中国提供了大量的战略物资和武器装备的支援,甚至还有专门的空军志愿大队到中国参战,为中国的抗战牺牲了不少空军飞行员,其中有一名大队长和二名中队长,所以,并不是只有美国的飞虎队为中国的抗日战争做出了贡献和牺牲,只是我们看到的历史都是想让我们看到的而已。而美国在一开始,两头赚钱,卖废钢轨,废铁给日本,间接帮助日本制造了很多在中国战场上使用,对我们的军队和普通民众造成了很大伤亡的武器,只是日本确定了南下战略后,美国感到了威胁才开始了利用中国牵制日本的战略,直到珍珠港事件被打痛了,才抛弃了孤立主义,加入二战。这么说,并没有任何谁好谁坏的观点,对于所有,任何帮助过我们的人,我们都应该充满感激地铭记在心。如何对自己国家最有利就如何做,也才是各国在世界舞台上的行事原则吧。
《最寒冷的冬天-美国人眼中的朝鲜战争》,可以了解美国社会是如何看待朝鲜战争的,为什么美国社会和美国人民都选择性地遗忘朝鲜战争?一个真实的麦克阿瑟是什么样的?仁川登陆为什么并不被美国看好却取得了胜利?
《征服的怒潮》主要描述了美国和日本争夺太平洋岛屿的残酷血战,其中有好几场著名的绞肉机血战,也分析了美国“蛙跳”战术是如何经过血的教训,在争吵中产生实施,并最终取得了效果,避免了大量美国士兵的牺牲,使日本精心准备的很多血战岛屿成为鸡肋般的孤岛。
《从闪电战到沙漠风暴》,通过二战,朝鲜战争,阿以战争和沙漠风暴之战等等具体的战役,总结了战争中,特别是战役的认知发展史,属于对战役高屋建瓴的提纲挈领。
《冲动的美国》虽然是以美国为例,分析了美国人越来越追求快速满足感,从而变得越来越冲动和急功近利,其实这难道不是全世界人类都在这样的冲动中的吗?那么,硅基人类的出现,是否真的会对碳基人类的生存构成威胁?碳基人类是不是真的需要有意识地放慢发展的脚步,直到自己的建立了完备的后续社会的道德规范后,再发力会更有好处呢?或许也符合磨刀不误砍柴功的道理吧。冲动的人类越来越对集体智慧嗤之以鼻了。
《帝国博弈》可以帮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现代世界次序的雏形,了解为什么在一战的惨痛教训没多久,二战就如此快地爆发了。对于巴以纠纷,也可以从这本书中找到根源,不过如果想了解更多,推荐一本书《耶路撒冷三千年》。
《白色死亡》,关于苏芬战争的详细描述,可以泛读一下。从这本书里,给我的感觉是又一次验证了苏联似乎没有真正的战略级的军事专家,总是缺乏战略性技巧,历史上所有苏联一脉的战争,似乎都是靠国力,通过一力降十会的高举高打,硬生生地碾压对手,也可能是我们目前能看到的关于苏联一脉的战争资料太少的缘故吧?
读书笔记于2023年11月26日锻炼后
发表回复